尾声(1 / 2)

少卿令 锦衣夜行 1397 字 2020-06-11

“师兄,崔寺丞来了。”

大婚之后第三日,吴景辰呆呆坐在庭院中,把玩着一只赤金八宝臂钏,无悲无喜,愣愣出神。

崔华霍满脸疲惫,小心走到他面前坐好,瞧他这般模样,也是暗叹一声,一言不发。

武后回朝之后,以雷霆之势了结了千面娘子作乱一事,只在一夜之间拘捕了京畿范围内百余名刺客,逐一拉去大理寺过了刑堂。一众刺客因着失了首领,故而磨灭了心气,莫说自行了断,就是狡辩抵赖的都没有几个,直如竹筒倒豆子一般,将罪行交代得清清楚楚。

饶是如此,崔华霍身为大理寺丞,还是整整两天两夜不曾合眼,到这会儿已然是油尽灯枯,静静坐着上下眼皮都会打架,只不肯回家歇息,强撑着来大衍府探望吴景辰。

“有宗主为公主诊治,公主自然平安。寺卿不必忧心,免得熬坏了身子。”

好半天,崔华霍还是忍不住开口相劝,才听吴景辰叹道:“两天三夜,还不知吉凶如何。你寺中怎样?百余名刺客,逐一审来,只怕也不轻松。”

见他还有问有答,崔华霍便也稍稍放心,才道:“他们倒也爽快,只是略繁琐些。只可惜走脱了千面娘子,未能尽得全功。”

吴景辰闻言点头,不置可否。到最后,千面娘子还是被几名赤胆忠心的手下掩护着,从大衍府中逃离,现如今不知身在何方。只是她道心已破,武功亦被吴景辰一套大衍朱砂剑悉数废去,纵逃走也不过是个疯癫妄人,便再没有什么作为。

更何况,高尝修最终选择与她同行,相伴服侍,回报养育之恩。即便她今后再起歹念,也有个心存善念的好人从旁规劝,总不致再入歧途,也该得半生安稳。

此事已了,大部分前辈高人都早早回转山中修行。五寂禅师临走前,领奉大衍宗主之命,已然将前因后果与众人说得分明,解了疑惑的同时,也叫人唏嘘。

一甲子前,大衍宗众高人算定女帝天命降世。本着证道辨法的意图,在朝为官的袁天罡与在山修行的大衍宗主立下赌约,分别花费十余年光景,找到自己认定的女帝人选。于是袁天罡认定了尚在襁褓中的武氏,大衍宗主则寻获一名农家女婴。

因着女帝天命可遇而不可求,大衍宗主对那女婴报以莫大关注与希冀,自幼便教导她阴阳五行,大衍术数,奇门遁甲,屠龙之术,并传她朝政之道,用人之法,捭阖纵横,侍君御下。一切全按着明君贤主那般调教。

然而世事难料,人算不如天算。过早学会人情世故,君臣之理的女孩儿,无意中听闻同门前辈说起女帝天命一事,便在内心中滋生出嫉妒与野心,只认为天下女子众多,却无一个能比得上自己,这便动了心思,用尽一切手段,打探这天命因果。

彼时武氏奉诏选为才人,那女孩儿也探明了女帝天命由来,才惊觉自己与武氏并蒂双生,处处相同;又听闻袁天罡已然认定武氏为天命女帝之人,便叫她妒火中烧,倍觉不忿,以为师门为着保全天下太平,不愿叫两名天命之人相争,才将自己幽禁在深山老林之中,令自己不得与武后一争高下。

这念头一旦兴起,便如毒草般在她心中蔓延。过不得几年,已然被怨恨与嫉妒扭曲了心智的她,终于当面与大衍宗主对质,才叫宗主惊觉她心态变化,心中懊悔,连番苦劝,却劝不得她回头。

彼时的她,已然失了成就女帝的心态与智慧,便是自知天命之后,反而失去了实践天命的机缘,是为失道。大衍宗主痛悔之下,无法阻止她怀恨破出山门,眼瞧着她混迹江湖市井,投身缺指道人门下。

不久后,上任大衍宗主魂归玄都天,江湖中逐渐流传出千面娘子的名号,武氏从感业寺还俗,二度进宫。

到头来,邪不胜正,假亦不真,一切终归平静,才叫这一甲子的恩怨拉下了大幕。

崔华霍得了缘分,已然拜入五寂禅师门下,追随他钻研天工开物道理,也算大衍门人,便晓得这段过往,才叫他与吴景辰唏嘘不已,感慨非常,若有所悟,却又怅然若失,只得相顾无言,静静坐在院中等待。